http://desc.ithu.tw/111/1/3196
3196社會:正向心理學 114/04/22 20:39:54
111學年第一學期東海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Course Plan of Tunghai University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開課系所
Department
(日)通識中心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課程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 (Chinese) : 社會:正向心理學
英文 (English) : Positive Psychology
必選修類別
Required/Elective
必修Required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學分數
Credits
2 - 0
先修課程說明
Prerequisites instruction
課程概述
(系所共同性目標)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是否為
英語授課(Taught in English)
否(No)
二、教師相關資料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授課教師資料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巫博瀚 / pohan0514@thu.edu.tw /
行動電話 0916115518 常用聯絡方式 pohan0514@gmail.com
上課時間、地點
Class Time And Classroom
四/7,8[H309]
晤談時間、地點
Office Hours And Classroom
教研所師生交誼廳、C研討室
三、課程大綱 Syllabus (本課程大綱教師得依實際教學進度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調整)
■  課程目標及內涵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正向心理學為一關注正向特質、正向情緒及正向組織的科學研究,旨在透過探討人格優勢的特質,促進人們正向功能的開展與幸福人生,其目標旨在促進個體的生活品質,與更積極地預防病態之發生(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值得注意的是,正向心理學同時將焦點放在人類的優勢與弱點上,一方面幫助那些在心理健康上不適應的人,另一方面塑造美好事物,致力發揮潛能,充實個體健康的特質與生活(Peterson, 2006)。綜上所述,正向心理學的主要任務是釐清促進幸福的相關因素,並以科學的方法了解可以如何創造更美好的世界(Carr, 2004)。
本課程在介紹理論與新的概念前,將以生活案例的方式破題,協助學生將過去既有的經驗與新概念相連結,以符合認知心理學所揭「以舊經驗同化新知識的法則」(O'Donnell, Reeve, & Smith, 2011)。因此,本課程致力於將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以符合學生生活經驗且深入淺出的故事、生活案例,用平易近人的方式進行解說,並透過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方式,活用所習得的知識與理論,凸顯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每一個單元安排一些量表協助學生自我診斷,相關的學習活動也將提供完整與詳細的步驟,協助學生具體操作,其藉由本課程,協助學生善用自身優勢創造正向情緒,開展美好的生活。
■  多元教學方式 (Muliti-Teaching Methods)
說明:除了課堂講授與考試測驗之外,本課程在學期中可能會運用到以下哪些教學方式,以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主要參考書籍/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s) (教科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吳煒聲譯(2016)。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原作者:S. J. Lopez, J. T. Pedrotti, C. R. Snyder)。台北市:雙葉書廊。
■  本課程是否有使用原文書 
■  教學進度(Course Schedule) - 18週次(Weeks)
週次
Week
日期
Date
內容主題
Course Topics and Contents

指定閱讀資料
Course Reading Materials
1 111/09/12 ~ 111/09/17 課程簡介破冰活動
2 111/09/18 ~ 111/09/24 正向心理學導論1PBL暖身練習
3 111/09/25 ~ 111/10/01 正向心理學導論2Kahoot1
4 111/10/02 ~ 111/10/08 幸福快樂的意義與測量文字雲1
5 111/10/09 ~ 111/10/15 主觀幸福感Kahoot2
6 111/10/16 ~ 111/10/22 從文化心理學角度看幸福文字雲2
7 111/10/23 ~ 111/10/29 從文化心理學角度看幸福PBL2
8 111/10/30 ~ 111/11/05 正向特質1 -樂觀文字雲3
9 111/11/06 ~ 111/11/12 期中考週擬定學習契約並口頭報告
10 111/11/13 ~ 111/11/19 正向特質2- 自尊、 解釋風格PBL3、 Kahoot3、 文字雲4
11 111/11/20 ~ 111/11/26 正向特質3- 復原力PBL4、 Kahoot4、 文字雲5
12 111/11/27 ~ 111/12/03 正向特質4- 希望感Kahoot5 、文字雲6
13 111/12/04 ~ 111/12/10 情緒調節Kahoot6 、文字雲7
14 111/12/11 ~ 111/12/17 利社會行為Kahoot7 、文字雲8
15 111/12/18 ~ 111/12/24 正向環境文字雲9
16 111/12/25 ~ 111/12/31 親密關係文字雲10
17 112/01/01 ~ 112/01/07 專題報告同儕互評
18 112/01/08 ~ 112/01/14 專題報告同儕互評 、問卷後測

■  學習活動與作業說明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Assignments)
註1:「PBL」表示該單元將融入PBL課程設計與活動,並進行反思回饋。小組活動結束後均須填寫「小組合作學習自我評價評定量尺」
註2:「Kahoot」表示當週將使用Kahoot即時反饋系統進行形成性評量或診斷測驗。
註3:「文字雲」表示該單元將使用「Mentimeter」文字雲程式,將以「問題」為起始點開展學習活動,同時亦可蒐集在本土文化脈絡下,學生對特定心理學現象或構念的理解。透過文化差異的了解,能有助於瞭解每一個文化所認同的優勢,以及追求與實現正向人生的具體方法。
■  評分方式 (Grading Policy)

  評分項目
Assessment Item
配分比例
Percentage
相關說明
Description
1 Kahoot計名隨堂測驗(35%) 35%
2 課堂小組合作學習(25%) 25% 小組成員協同合作共同進行議題的探索與分析
3 小組PBL作業(30%) 30% 請各合作學習小組於第8週前制訂小組學習契約/微型實驗計畫書,依據授課教師編製之「PBL問題設計檢核表」設定一個有意義的探究主題與問題,接下來發展探索性的計畫,繼而對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資料蒐集與介入改變,並於學期末發表問題探究與解決過程的學習成果。
4 課堂參與情況及反思札記(10%) 10% 個人上課表現、省思札記與檔案
■  本課程具有如下意涵:

No.
課程意涵
1 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  
2 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  
3 性別平等教育Gender Equality  
4 人權教育Human Rights  
5 保護智慧財產權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6 藝術與美感教育Art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7 健康醫療照護Health and Medical Caring  
8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  
9 食品安全Food Safety  
10 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本課程可做為學生職涯發展之準備 
四、課程內涵與學生核心能力之對應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Core Competency

No.
課程內涵與學生核心能力之對應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Core Competency
1 邏輯思辯 Critical Thinking  
2 溝通表達 Communication
3 團隊合作 Collaboration
4 創意創新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5 尊重多元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6 人格特質 Characters  
7 社會實踐 Community Engagement  
8 基督立校精神 Christ Centered Spirit  
五、課程內涵與學生就業力之對應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Employability

No.
課程內涵與學生就業力之對應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Employability
1 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Strong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high adaptability  
2 穩定度與抗壓性高High stability and stress resistance  
3 培養團隊合作或領導統御能力Cultivate teamwork collaboration or leadership skills
4 專業知識與技術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skills  
5 具有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Capabilities in problem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6 具有國際觀與外語能力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foreign language abilities  
7 具有創新創業能力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8 融會貫通能力Ability for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and mastery of knowledge  
9 具有口語表達與人際溝通能力Possession of oral expr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10 跨領域整合與多元適應能力Cross-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diverse adaptation capabilities  
11 具有中/英文報告書寫能力Possession of Chinese/English report writing  
12 具有實作/實習或就業接軌能力Ability to implement/practice or transition into employment  
13 具有社會服務學習能力Capacity for learning social service  
14 具有邏輯運算思維能力Logical /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15 培養數位科技應用能力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 abilities digital technology  
114/04/22 20: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