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esc.ithu.tw/108/1/3193
3193社會:搖滾社會學 113/04/26 13:08:12
108學年第一學期東海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Course Plan of Tunghai University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開課系所
Department
(日)通識社會
課程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 (Chinese) : 社會:搖滾社會學
英文 (English) : Sociology of Rock ‘n’ Roll
必選修類別
Required/Elective
必修 先修課程
Prerequisites
學分數
Credits
3 - 0
先修課程說明
Prerequisites instruction
課程概述
(系所共同性目標)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是否為
英語授課
二、教師相關資料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授課教師資料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楊友仁 / yyren@thu.edu.tw /
行動電話 常用聯絡方式
上課時間、地點
Class Time And Classroom
二/6,7,8[SS212]
晤談時間、地點
Office Hours And Classroom
每周五14:00-17:00,於教師研究室,請事先預約。
教學助理資料
教學助理
Teaching Assistant
廖緯宸
三、課程大綱 Syllabus (本課程大綱教師得依實際教學進度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調整)
■  課程目標及內涵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在你的生活經驗中,有沒有這樣的朋友--熱愛搖滾樂,視之為在充斥著靡靡之音的生活世界中,唯一能讓他們感動並激發情感力量的音樂形態,對何謂”搖滾精神”有一套能侃侃而談的見解,還會不時向你推薦他/她認為經典的樂團或歌曲,並不厭其煩的向你解釋歌曲或專輯的意涵。他/她們有一群同樣愛好搖滾樂的朋友,不時會聚在一起交流音樂的資訊,有時會「揪團」一起去看他們心中的「天團」表演,甚至進一步組樂團搞band。搖滾樂對他們而言,超越了娛樂與休閒的功能,是一種生活風格與生命態度的展現,乃至於牽引著他們以抗拒規範、拒絕盲從、凸顯歧異的方式進行生活實踐?你有這樣的朋友嗎?或者,你就是其中之一?
許多音樂社會學研究都嘗試探討上述這些搖滾樂的文化現象,發掘其中的社會學意涵,例如次文化理論主張搖滾樂迷有主動創造文化的能力,他們挪用或改造既有的音樂元素,結合自己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創造能凝聚認同的音樂風格與意識型態,讓受到壓抑、邊緣化的群體有機會開展異質的論述、文化形式與抵抗空間。雷鬼樂、納粹搖滾(Nazi Rock)與龐克等,都是次文化理論所彰顯的重要範例。又如Grossberg(1984)提出「搖滾機器(rock apparatus)」與「情感同盟(affective alliance)」的思路,討論搖滾樂如何在樂手、商業機制、樂迷等多方力量的共構過程中,形成一股屬於搖滾社群的情感力量,不斷驅動搖滾場域進行具有社會意義的文化生產,其所蘊含的培力效果,如何使得對搖滾樂的文化認同之能夠進一步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在現代社會中開展異質文化抵抗的動態?
如同Grossberg所言:「情感培力不保證抗爭、甚至是生存,但它確實提供了生存、抗爭所必要的『能源』」,縱使搖滾樂所開展的文化與意識形態對熱愛此種音樂的人們產生了啟蒙、引導的作用,但是,是什麼驅動著搖滾樂的場域裡不斷發生具有抵抗性、顛覆性與創造性的文化及社會行動?
放在學術研究的脈絡下,「搖滾樂社會學」、「音樂社會學」是國內外許多社會系都有開設的文化社會學領域課程,授課者過去有二十餘年的創作樂團玩團經驗,參與另翼的音樂實踐行動,目前除擔任學校搖研社的指導老師,也經營一個成立不久的樂團,採取的是「直接加入法」的研究法。本課程將在既有的社會學「外部分析」基礎上,引入「音樂學(musicology)」與樂團實作知識,使用樂器進行「經典樂曲實作教學」,希望協助參與者進入音樂的「內部分析」,從而增進對搖滾樂的理解,並透過「空間」、「音樂場景(music scene)」、「行動主義(activism)」等不同分析視角,有系統地探討跨文化的搖滾樂社會意義,進一步探究鑲嵌在本土的歷史-社會脈絡中,由搖滾音樂開啟的社會行動、文化政治及情感連帶。
  本課程為社會系與通識中心雙掛,歡迎對音樂有興趣的大一到大四的同學選修,讓我們一起聽音樂、評音樂、參加活動,探索玩團、辦活動以及「音樂作為一種志業」的新意,希望大家能夠從課堂中得到收穫與樂趣。
■  多元教學方式 (Muliti-Teaching Methods)
說明:除了課堂講授與考試測驗之外,本課程在學期中可能會運用到以下哪些教學方式,以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1.小組討論
2.邀請其他來賓進行專題演講
3.機構或企業參訪
4.個案教學研討
5.專題研究或實習
6.實作示範或演示
7.期末報告/策展/發表
8.配合專業軟體的使用與教學
9.配合使用數位教學平台(tMoodle)、愛學網(iLearn)
10.其他:使用樂器,進行「經典樂曲實作教學」
■  主要參考書籍/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s) (教科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教科書
Bennett, A.(2001)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
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等編著(2015)《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台北:遠足文化、立方文化/立方計劃空間。
陳美寰(2016) 《音樂祭的在地實踐-蚵寮小搖滾與南吼音樂季》,p.23-106,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電子檔)
謝碩元(2018)從直走咖啡到東亞大笨蛋-一個另翼/安那其行動社群的浮現?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電子檔)
馬詩瑜(2013)台灣搖滾樂反抗論述的音樂場景分析:Live House 音樂展演空間、社會運動、音樂祭,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電子檔)
鄭閔文(2018)21世紀的音樂與社會運動:從樂生到太陽花,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電子檔)
■  本課程是否有使用原文書 
■  教學進度(Course Schedule) - 18週次(Weeks)
週次
Week
日期
Date
內容主題
Course Topics and Contents

指定閱讀資料
Course Reading Materials
1 108/09/09 ~ 108/09/14 課程介紹 授課內容、進度、課堂權利義務說明,完成分組報告登記
2 108/09/15 ~ 108/09/21 導論 搖滾樂的社會脈絡與搖滾音樂學概論Frith, S., Straw, W. and Street, J.著/蔡佩君、張志宇譯([2001]2005)《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台北:商周。 Moore, A.(2001)Rock, the Primary Text: Developing a Musicology of Rock. 2nd Edition. Surrey: Ashgate. 廖立文(2007)以和弦與節奏分類搖滾音樂,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學位論文。 范雪莉、郭文貴(2011)搖滾旋律音樂特性之研究,華岡紡織期刊,18(2): 133-142。 影片欣賞:Metal: A Headbanger’s Journey,《重金屬搖滾之旅》 經典樂曲實作教學 Clarence Ashley(1929)Coo-Coo Bird The Stooges(1969)I Wanna Be Your Dog. Black Sabbath(1970)Paranoid Led Zeppelin(1971)Rock and Roll Deep Purple(1972)Smoke on the Water Nirvana(1991)Smell Like Teen Spirit Radiohead(1993)Creep
3 108/09/22 ~ 108/09/28 主題一 60年代的搖滾樂、社會運動與反文化Bennett(2001/2004)Ch1〈戰後時期的青年與搖滾樂〉;Ch2〈六O年代搖滾、政治與反文化〉 延伸閱讀 Wicke, P.著/郭政倫譯([1990]2000)《搖滾樂的再思考》。台北:揚智。 Frith, S.著/彭倩文譯([1978]1994)《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 張鐵志(2007)《反叛的凝視:他們如何改變世界》,台北:印刻文學。 名曲賞析 Elvis Presley(1956)Hound Dog The Doors(1967)Light My Fire Jimi Hendrix(1968)Voodoo Child Janis Joplin(1969)Try Kiss(1975)Rock ‘n Roll All Nite
4 108/09/29 ~ 108/10/05 主題二 龐克、DIY與安那其Bennett(2001/2004)Ch3〈叛客與叛客搖滾〉 謝碩元(2018)從直走咖啡到東亞大笨蛋-一個另翼/安那其行動社群的浮現?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 O’Hara, C.著/張釗維、吳佳臻譯([1995]2005) 《龐克的哲學:不只是噪音》,台北:商周。 Mckay, G.著/黃孫權、邱德真譯(2008)《自己幹文化—派對與革命》,台北:破週報。 歌曲賞析 Sex Pistol(1976) Anarchy in the UK Ramones(1976) Blitzkrieg Bop Clash(1977)I Fought the Law Sonic Youth(1989)I Wanna Be Your Dog Bikini Kill(1993)Rebel Girl Green Day(1994)Basket Case Rancid(1995)Time Bomb
5 108/10/06 ~ 108/10/12 主題三 重金屬的「異質」世界Bennett(2001/2004)Ch3〈重金屬〉 Halnon, K.B.(2004)Inside shock music carnival: Spectacle as contested terrain. Critical Sociology, 30(3 ): 743-779. 延伸閱讀 Padel, R.著/何穎怡譯([2000]2006)《搖滾神話學:性、神祇、搖滾樂》,台北:商周。 Weinstein, D. (2000)Heavy Metal: The Music and its Culture, revised edition, Da Capo Press. 歌曲賞析 Iron Maiden(1980)Phantom Of The Opera Motorhead(1980)Ace Of Spades Slayer(1986)Raining Blood Whitesnake(1987)Still of the Night Helloween(1988)Eagle Fly Free Nightwish(2007)Bye Bye Beautiful
6 108/10/13 ~ 108/10/19 主題四 搖滾機器:音樂場景、情感結盟與社群Grossberg, L.著/張育章譯([1984]1994)〈我寧可痛苦也不願麻木不仁—搖滾:快感與權力〉,《島嶼邊緣》,11: 86-97; 12: 112-120。(電子檔) 何東洪(2013)〈獨立音樂認同的所在:「地下社會」的生與死〉,《思想》,24: 123-137。(電子檔) 何東洪(2003)〈搖滾樂文化的靠攏:「地社掛」Tone 的初探〉,2003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電子檔) 延伸閱讀 王偉綱(2014)《異質空間聽眾與樂團的社會實踐:以Live House「地下社會」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玉娟(2010)社會運動為甚麼要唱Beyond的歌?Beyond 所體現的搖滾原真性及社群力量,文化研究@嶺南,第21期。
7 108/10/20 ~ 108/10/26 主題五 音樂場景、議題動員與情感動員蕭長展、楊友仁(2014)〈初探台灣的議題動員取向演唱會:以正義無敵及音樂生命大樹下為例〉,《社會分析》,8: 117-149。(電子檔) 陳美寰(2016) 《音樂祭的在地實踐-蚵寮小搖滾與南吼音樂季》,p.23-106,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電子檔) 延伸閱讀 辜子桓(2015)獨立音樂社群的DIY實踐—以「巨獸搖滾音樂祭」為例,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8 108/10/27 ~ 108/11/02 緩衝周完成前半段課程
9 108/11/03 ~ 108/11/09 期中考周,不考試,影片欣賞影片欣賞:24 Hour Party People,《24小時狂歡派對》;《諸眾之貌--黑手那卡西》
10 108/11/10 ~ 108/11/16 主題六 青年創作與另類音樂:西雅圖/Grunge與曼徹斯特/Brit-PopBennett(2001/2004)Ch9〈青年與音樂創作〉;Ch10〈誰的世代?青年、音樂與懷舊〉 延伸閱讀 黃凱翎(2011)初探兩千年後「英倫搖滾」在臺灣的歷史與市場,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張鐵志(2004)《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商周。 歌曲賞析 Stone Roses(1989)Fools Gold Nirvana(1989)About a Girl Smash Pumpkin(1993) Today Hole(1994)Violet Oasis(1995)Roll With It Blur (1997)Song 2
11 108/11/17 ~ 108/11/23 主題七 從唱片工業到異議之聲:台灣音樂生產的脈絡何東洪、張釗維(2004)台灣的「唱片工業」發展軌跡—一個癥兆性的考察,張笠雲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頁149-224。 延伸閱讀 張育章(1996)〈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25(2): 109-129。 張釗維(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 李明璁(2015)時代迴音: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台北:大塊文化。
12 108/11/24 ~ 108/11/30 主題八 台灣的另逸/另翼造音:抵抗與解放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等編著(2015)《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台北:遠足文化、立方文化/立方計劃空間。 延伸閱讀 Attali, J.著/宋素鳳、翁桂堂譯([1977]1995)《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時報。(簡體版電子檔) 影片欣賞:《台北抽搐》
13 108/12/01 ~ 108/12/07 主題九 獨立樂團與獨立音樂論述形構簡妙如(2013)〈台灣獨立音樂的生產政治〉,《思想》,24: 101-121。(電子檔) 張鐵志(2013)〈「唱自己的歌」:台灣的社會轉型、青年文化與流行音樂 〉,《思想》,24: 139-148。(電子檔) 張世倫(2011)〈怎樣「反叛」,如何「抗議」?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台灣社會研究》,81: 443-461。(電子檔) 延伸閱讀 陳之昊(2013)社群網站時代的次文化社群:台灣獨立音樂圈的社會與文化資本,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108/12/08 ~ 108/12/14 主題十 玩團「好青年」?台灣樂團潮與新青年主體的浮現朱夢慈(2017)創造「好青年」的臺灣搖滾樂團潮:以鄰坊型熱門樂器行為中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6: 1-41。(電子檔) 馬詩瑜(2013)台灣搖滾樂反抗論述的音樂場景分析:Live House 音樂展演空間、社會運動、音樂祭,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 陳昇澤(2016)台灣「獨立音樂」的「反叛」形象與社會屬性初探,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15)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台北:大塊文化。
15 108/12/15 ~ 108/12/21 主題十一 音樂與社會運動陳柏偉(2015)〈邊緣翻騰:黑手那卡西的社運音樂實踐〉,《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p.130-137。 鄭閔文(2018)21世紀的音樂與社會運動:從樂生到太陽花,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 陳柏偉、何東洪(2012)〈通俗音樂作為社會運動:一個開展與反思〉,2012 年文化研究年會研討會論文。(電子檔) 郭佳(2016)《追問新工人文化及其中港台民眾連帶:從「新工人藝術團」形塑「新工人階級」之文化行動入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學位論文。
16 108/12/22 ~ 108/12/28 耶誕節放假滾誕音樂祭戶外教學
17 108/12/29 ~ 109/01/04 緩衝周完成所有課程
18 109/01/05 ~ 109/01/11 期末分組成果報告

■  學習活動與作業說明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Assignments)
個人作業
(1)指定教材閱讀心得Memo一份。1000字以上,1/14(二)之前交。
(2)音樂評論(或音樂欣賞心得)Memo一份,題目自訂,1000字以上,1/14(二)之前交。
(3)期中報告。題目自訂,需與期中考前的授課內容有關,2000字以上,11/12(二)(期中考後一周)交。
(4)期末報告。題目自訂,需與授課主題有關。2500字以上,1/14(二)前交。

作業繳交方式[請務必遵守,否則將退回不收]
1.書面報告均須(i)交紙本並且(ii)上傳電子檔到教學平台。
2.檔名請務必按照以下格式寫好:
通識_系級_學號_姓名_搖滾樂社會學期中報告/期末報告/閱讀心得Memo/音樂評論Memo
3.報告內文格式請務必按照以下格式編排:
(1)報告名稱:跟檔名相同,通識_系級_學號_姓名_搖滾樂社會學期中報告/期末報告/閱讀心得Memo/音樂評論Memo
(2)題目:正黑體14級,文字置中
(3)間距:與前段距離0.5行,1.25倍行高
(4)內文:標楷體13級,左右對齊

有戶外教學活動,可寫加分報告。
■  評分方式 (Grading Policy)

  評分項目
Assessment Item
配分比例
Percentage
相關說明
Description
1 課堂出席參與討論 40% 主要視出席率及提問、回答問題積極度
2 個人書面報告 60% 閱讀Memo10%;音樂評論Memo10%; 期中報告20%;期末報告20%。
■  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一、課堂出席
同學因故無法出席者,須事先向教師請假。
本課程將隨機進行點名簽到,分為加分式與扣分式,加分式點名一次加總成績兩分,扣分試點名一次不到扣總成績五分。
上課時主動回答老師與演講者提出的問題,一次加總成績二分。

二、閱讀指定教材、參與討論
除書面講義教材外,有電子檔的所有文本均Po在教學平台供下載。
除了講授之外,教師將兼採「蘇格拉底教學法」,促進同學與師生間的發問、辯論與對話討論。
■  相關參考書目 (Other Useful Readings)
參考書
王偉綱(2014)《異質空間聽眾與樂團的社會實踐:以Live House「地下社會」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15)時代迴音: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台北:大塊文化。
李明璁(2015)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台北:大塊文化。
張釗維(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
郭佳(2016)《追問新工人文化及其中港台民眾連帶:從「新工人藝術團」形塑「新工人階級」之文化行動入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學位論文。
陳之昊(2013)社群網站時代的次文化社群:台灣獨立音樂圈的社會與文化資本,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辜子桓(2015)獨立音樂社群的DIY實踐—以「巨獸搖滾音樂祭」為例,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陳昇澤(2016)台灣「獨立音樂」的「反叛」形象與社會屬性初探,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鐵志(2004)《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商周。
張鐵志(2007)《反叛的凝視:他們如何改變世界》,台北:印刻文學。
黃凱翎(2011)初探兩千年後「英倫搖滾」在臺灣的歷史與市場,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Attali, J.著/宋素鳳、翁桂堂譯([1977]1995)《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時報。(簡體版電子檔)
Frith, S.著/彭倩文譯([1978]1994)《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
Frith, S., Straw, W. and Street, J.著/蔡佩君、張志宇譯([2001]2005)《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台北:商周。
Mckay, G.著/黃孫權、邱德真譯([1998]2008)《自己幹文化—派對與革命》,台北:破週報。
O’Hara, C.著/張釗維、吳佳臻譯([1995]2005)。《龐克的哲學:不只是噪音》。台北:商周。(東海讀書館有館藏)
Padel, R.著/何穎怡譯([2000]2006)《搖滾神話學:性、神祇、搖滾樂》,台北:商周。
Wicke, P.著/郭政倫譯([1990]2000)《搖滾樂的再思考》,台北:揚智。
Moore, A.(2001)Rock, the Primary Text: Developing a Musicology of Rock, 2nd Edition, Surrey: Ashgate.
Street, J.(2012)Music and Politics, Cambridge: Polity.
Weinstein, D. (2000)Heavy Metal: The Music and its Culture, revised edition, Da Capo Press.
■  本課程具有如下意涵:

No.
課程意涵
1 服務學習
2 生涯規劃
3 性別平等教育
4 人權教育
5 保護智慧財產權
6 藝術與美感教育
7 健康醫療照護
8 生命教育
9 食品安全  
10 環境教育
■  本課程可做為學生職涯發展之準備 
四、課程內涵與學生核心能力之對應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Core Competency

No.
課程內涵與學生核心能力之對應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Core Competency>
1 求真素養--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
2 求真素養--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
3 求真素養--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
4 篤信素養--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
5 篤信素養--發展自律精神
6 篤信素養--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
7 力行素養--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
8 力行素養--承認與尊重多元差異
9 力行素養--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
10 宏通素養--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
11 宏通素養--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
五、課程內涵與學生就業力之對應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Employability

No.
課程內涵與學生就業力之對應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Employability
1 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
2 穩定度與抗壓性高
3 培養團隊合作或領導統御能力
4 專業知識與技術
5 具有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6 具有國際觀與外語能力
7 具有創新創業能力
8 融會貫通能力
9 具有口語表達與人際溝通能力
10 跨領域整合與多元適應能力
11 具有中/英文報告書寫能力
12 具有實作/實習或就業接軌能力
13 具有社會服務學習能力
14 具有邏輯運算思維能力
15 培養數位科技應用能力
113/04/26 13:08:12